前言
明代宋应星撰《天工开物》记载:“凡造竹纸,事出南方,而闽省独专其盛”。宁化治平,旧属汀州,汀赣闽三江之源。唐宋之际,畲客先民,辗转于此,师法古技,蓄竹造纸,倚为生计。治平造纸鼎盛期,据说有纸寮五百余槽,年产纸四万多担,曾有“玉扣纸都”之誉。
客家有谚语:治平玉扣纸,汀州八县伸拇指。玉扣纸,因成纸温润如玉,“扣”,目前有两种解释,一为竹纸中上品(剥料之后的上好材质),二为计量单位,等于现行的“刀”,由此得名。手工造纸工序繁多,清代汀州学者杨澜说:“其用力艰而成功薄,巧心劳手,百工之事,此为最矣”。
玉扣纸旧时为书写奏本、账簿、契约文书,印制书籍、族谱、经本、档案史籍之上品。土地革命时,宁化“千担纸万担粮”支援中央苏区,其中“千担纸”主要指治平玉扣纸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,国家出版局专门调运此纸,印刷毛泽东晚年阅读大字本和《毛主席诗词》等线装书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,玉扣纸是宁化县对外贸易的传统拳头产品。
因机制纸冲击市场,2008年后手工纸业式微,造纸工艺日渐生疏,手工纸寮为数寥寥。
“玉扣纸制作工艺”于2018年2月被列入宁化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2018年7月被列入三明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,2019年9月被列入福建省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
本站旨在全面调查宁化造纸文化遗址群,作为一份田野文献呈现。
ID | 序号 | 所在村 | 纸寮名称 | 槽户(所有人) | 面积 | 始建时间 | 停产时间 | 目前现状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00 | 8-16 | 治平下坪 | 廖先托厂 | 廖启荣 | 130平方米 | 1996 | 2007 | 完好 |
101 | 8-17 | 治平下坪 | 永连厂 | 胡显发 | 120平方米 | 1937 | 1992 | 闲置 |
102 | 8-18 | 治平下坪 | 大同厂 | 胡良宝 | 130平方米 | 1935 | 1997 | 完好 |
103 | 8-19 | 治平下坪 | 排子厂 | 胡显贵 | 140平方米 | 1925 | 1993 | 完好 |
104 | 8-24 | 治平下坪 | 中坪塅厂 | 詹兴旺 | 260平方米 | 1983 | 2009 | 完好 |
105 | 8-30 | 治平下坪 | 塅上厂 | 赖月昕 | 155平方米 | 1936 | 1989 | 闲置 |
106 | 8-31 | 治平下坪 | 月和厂 | 赖月和 | 145平方米 | 1947 | 1976 | 闲置 |
107 | 8-32 | 治平下坪 | 天良厂 | 赖天良 | 112平方米 | 1981 | 1994 | 完好 |
108 | 8-33 | 治平下坪 | 合德厂 | 赖月九 | 130平方米 | 1943 | 1996 | 闲置 |
- 跳转至 页
- 跳转